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FOCUS ON CHILDRENS GROWTH
专注儿童成长

校园缺儿童教材教材家长难开口儿童性教育普及有点难

发表时间:2021/4/19  浏览次数:3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孩子问我她从哪里来的时候,我会比我父母那一代回答得更真实些,不会用逃避的说辞搪塞她,但是对于比较‘成人’和‘专业’的词,我就自动屏蔽了。”作为一个4周岁女孩的母亲,蒙蒙谈到“儿童性教育”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直以来,“未成年人遭性侵”“人工流产低龄化”等相关话题被舆论重点关注,全民关注的网传“贵州毕节性侵幼儿”事件虽已证实是谣言,造谣者也受到惩处,但是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安全的关注并未终止,正视儿童性教育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儿童教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像蒙蒙这样能正视儿童性教育的家长逐步增多,国家也明确将进行儿童性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范畴。儿童教材但是,人民网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全社会对于儿童性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升,但是“何时教”“怎么教”等问题仍困扰着家长,缺教师、缺教材也掣肘着校园儿童性教育的发展。

  “我觉得性教育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从孩子能够认识男女性别开始,我们就会告诉他相关的知识。”王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她认为性教育启蒙应该从孩子对自己性别有好奇心开始,当孩子对性知识有疑问时,家长不应该回避。

  记者在武汉几所幼儿园和小学门口,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家长发现,多数家长已不再将性教育看作难以启齿的话题,面对孩子提出的一些性方面的问题,家长多表示会正面回答。

  但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是母亲来承担性教育方面的责任。“我家是女孩,我觉得和她谈‘性’会有点尴尬,主要是她妈妈在教。”宁夏的王先生有一个6岁的女儿,儿童教材对于性教育他表示自己很少参与。

  “现在对于儿童性教育问题的讨论,已经从几年前的‘要不要进行儿童性教育’慢慢向‘如何进行儿童性教育’转变。”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彭晓辉表示,这种转变反映了儿童性教育发展的进步。

  “从全世界范围内普遍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妈妈在家庭性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该发挥相应的作用。”长期从事儿童性教育研究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刘文利表示,“世界范围内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双方都跟孩子谈‘性’,对孩子成长更有利。所以在同性教育的这个基础上,我们更鼓励父母同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我女儿11岁,我觉得现在对她进行性教育还为时过早。”河北的刘女士认为,应该等孩子到了十七八岁再进行性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和刘女士有共识的家长也挺多,虽然不再“谈性色变”,但对于性教育的认知过于狭隘,认为“性教育就是性行为教育”,导致部分家长对于“何时进行性教育”产生了误区。

  实际上,性教育不仅包括性行为教育,还包含性生理、性心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不少专家建议家长应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6、7岁之前是孩子成长的奠基时期,很多行为习惯、思维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

  “自己当初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现在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讲。”河北的张女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表示自己一般不会主动去说,因为对于说的尺度很难拿捏。

  多数家长则希望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也应加大对儿童性知识的讲授,认为两方并行效果会更加理想。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2008年发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到,小学1-2年级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具体包括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儿童教材以及知道“我从哪里来”。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明确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记者走访了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发现,虽然纲要针对儿童性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在落实上却一直缺乏实质进展。

  各地学校对“儿童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统一,有的学校已经将“儿童性教育”列入定期开展的素质教育课程内容,有的幼儿园却连男女厕都没有完全分开。

  例如,福州市井大小学在学校自主安排的创意课中,开设每学期1至2次的“儿童性教育”课程,上课方式也因年级不同而有所区别;上海徐汇区的一些学校还通过下发宣传资料、儿童教材开展家长讲座等方式为“性教育”的普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而郑州市的一些地区对性教育的普及则相对滞后。郑州市经开区教育局表示,咨询了几家幼儿园,大部分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涉及性教育这个话题。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没有开设健康教育课,更没有配备专职的健康教育教师,能系统反映全面性教育理念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专业教师和专业教材的缺乏,被公认为是校园儿童性教育难以全面普及的两个主要原因。

  “开口向孩子介绍生殖器官,对家长来说是一道难跨越的坎儿。”刘文利在采访中谈到,在绝大部分家庭中,家长在和孩子谈到生殖器官时不会直接提到“阴茎”“阴道”等科学名称,觉得难以启齿。“家长对一件事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家长能用自然的态度,科学地和孩子谈‘性’,孩子自然也会认为‘性’是一件正常的事。因此,我们更鼓励家长拿科学的用词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性教育不应只依赖于家庭和学校,媒体的宣传、社区的支持、政府的监管都是推动儿童性教育普及的关键因素。

  “孩子对性有天生的兴趣、有探索的精神。所以媒体在传播性信息的方面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从好的方面说,孩子从媒体获得信息好过没有信息来源。但另外一方面,孩子对于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难以进行分辨和取舍,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儿童教材” 如今,随着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的发展,儿童教材媒体成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认为,怎样让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准确科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目前,对于全国范围的性教育状况调查非常缺乏。而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报告统计里,关于儿童教育状况也未提及儿童性教育的落实情况。”丛中笑认为,政府在全面推动“儿童性教育”的普及中应“唱主角”,从完善教育机制、深入课题研究、加强落实监管等几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儿童教材“我们应秉持‘协同教育’的理念,各方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全方位支持性教育的社会环境。”

  “贵州毕节性侵幼儿”事件虽为谣言,但也应当引发全社会的深思:类似案件接连进入公众视线,暴露出了社会公众对未成人保护意识的薄弱。保护未成年人,我们都不应成为冷漠的“旁观者”,对于这类触犯社会共同底线的违法犯罪行为,全社会都应增强普法监督意识。与此同时,家庭和学校方面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唐嘉艺、曾帆、周立军、张晓博、王帝元、陈晨、郑窈、智泓、穆国虎、高嘉蔚、周倩郎)

  性行为只是性教育的一个方面,我们所说的性教育是一个基于课程,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的全面性教育。其目的是使儿童和年轻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儿童和年轻人学会思考他们的选择如何影响自身和他人的福祉,并终其一生懂得维护自身权益。

  国际上,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全面性教育会推迟初次性交行为发生的时间,降低性交行为发生的频率,减少性伴侣,减少风险行为,增加安全套的使用,增加避孕措施的使用。这些研究文献都强调,无论学校内或学校外的性教育,都不会增加性活动及高风险性行为。

  实际上,家庭、学校、社区和整个社会都对性教育承担着责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也是最近的场所,父母对孩子在性方面的认知、形成社会性别认同、建立性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作为儿童学习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场所,在性教育开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有效的性教育应当是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二者都不能缺位,也不能相互替代。此外,包括社区和媒体在内,都在性教育普及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春都路53号洛阳图书城TSC-113    联系人:常程程    联系电话:13598476257